常常有朋友會有這樣的困擾,看看摸摸別人的手套,好像球型很好、又很好接,但自己手上的卻不是那麼一回事;到底什麼是好球型、什麼又要怎麼去"養"才會有好球型呢?
其實關於球型,這真的是很個人、很見仁見智的東西,唯一一個大原則就是:你自己習慣好接的狀態,就是好的,就算你看別人的手套形體再漂亮,如果不適合你,還是白搭。
而"養"球型又要怎麼養呢?
坊間對於養球型的說法有很多種,但就我個人的觀點來說,多接球就是最好的方法。然而有的人會使用保型帶、或是皮帶、鞋帶之類的產品把手套包一包,但我覺得實在是沒必要(詳情請看[cz觀察站] 保型帶?? 丟了吧!!一文),就算包出了一個很美觀的形狀,接球點還是硬的,怎麼會好接?那又怎麼叫做好球型呢?
另外還有的朋友會用整形槌或是另外一隻手去敲打手套,這也算是還不錯的辦法,只是這樣的形狀通常和實際接補球的角度還是會有一些細微的差距。
我的想法是:只要有好的接球習慣、把球都接到固定的點(就是球擋下緣虎口附近的位置),一段時間之後虎口那邊的皮革比較鬆軟以後,自然就會很好接了。
以下是圖片的範例說明:
這咖是我自己實際使用的XR(我的11.5in.),一方面是為了測試品質與耐操程度,另一方面是它真的很好用,入手兩個多月來我幾乎沒有再用別咖手套,所以上面的照片可以看的出來有一些磨損;又,為了寫這篇blog,幫手套上點油會讓磨損處的顏色看起來深一點、明顯一點,我也就剛好趁這機會把它保養一番囉。
圖中的紅色圈處,就是我建議的接球點;甚至誇張一點講,養球型的主要目標就是把這塊虎口部分的皮革打軟。如果接球有準確的接到這邊,絕大部分的手套都會發出很響的撞擊聲,因此大家也可以藉由接球聲音來判斷接的點準不準、可以用聲音來輔助判斷,鍛鍊自己的接球技術。
而球入手套以後呢?
其實就是這樣,只需要很輕微的、施一點點力,讓手套能夠把球稍微夾在其中即可。像這張圖和上面那張,其實手套開闔角度相差不遠,只需要用一點點力把球"含"在手套裡就可以了;如果技術練的比較純熟的話,其實接球就是用虎口去擋球,把球擋在虎口的位置上,配合上右手在旁邊直接將球取出,左手手指和手掌根本不必出力呢!
下面是丁丁為大家帶來的示範:
右手在旁邊等待拿球,不僅可以快速的處裡球,而且不太會捏手套、更可以保持好看的形狀和延長手套壽命喔!
總之,通常手套球型會比較不好,和手指頭過度出力捏手套、接球沒有到點這兩大壞習慣有關係;如果你接的很順手、技術也還不錯,那麼其實也沒有什麼一定得改變習慣的必要;但如果剛好也覺得手套不好接,或許可以嘗試看看修正習慣,會有好效果也說不定喔!!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