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續上集,今天來發表開腸破肚的過程和發現啦。NOKONA在掌根的部份做了一排銅環來穿洞,這是比較老式的作法,使用上的感覺可能差不了太多,不過多施工和多用物料可能是現代手套比較少這麼做的原因。

另外,NOKONA的手套線有粗細兩種,在球檔和指尖的固定紐線使用較粗的皮革線材,應該是為了追求更好的強度;而在其他部位的紐線都採用較薄的,可能有方便施工的考量。

小指這端一拆開就看到不太對勁的狀況,門柱蕊心的下緣竟然折起來........(對照上集的小指奇怪角度)





我仔細端詳過受球面、掌心接觸面的皮革裁切以後,發現其實這個問題應該是出自於兩塊皮革打洞的地方沒有合的很好所造成;受球面這端的洞太靠上方了,手掌貼合面的皮革位置應該是對的,所以一短一長夾擠之下,蕊心下緣就往內捲起來了。

繼續拆下去,到了大拇指門柱的掌根部分(日文俗稱的土手部),看到了一個也沒見過的作法........



第一次看到這邊用"接"的.......
拆到這邊也再次驗證受球面皮的洞打的比較短、比較靠上緣,使得手掌貼合面的皮革好像多很多。掌根這部份的門柱會需要填充嗎?扣除那塊,就我個人的眼光看來是有點太瘦的,不曉得是nokona每咖都是這樣接,或這是依情況補、又或者是這咖是萬中選一的補救品?這部份的車工也略顯粗糙,門柱的兩片貼合羊毛氈車的黑線白線都有,線頭也亂跑,不過不影響功能就沒什麼關係啦。

這張要再講一次,線綁的不好耶,滾邊都亂包



然後這條線的線頭處理方式也很特別,竟然是打個結


實在是找不出什麼好理由這樣做,一來浪費線,二來又多個東西後面不好穿線,最討厭的還是多個結卡在內部.........難道是故意製造不平整嗎?

這張照片另外可以看出來的是NOKONA各塊皮革的厚薄是很一致的,沒有進行差異化的削薄;他也是採用白心的皮革染法喔。

看看掌心吧。


其實膠不太厚,內襯有一塊皮革補強,補強革上還割了兩道,應該是讓使用者可以方便活動手套而不會讓內襯擠到皺起來;這塊補強革的紋路和外面的皮革一樣,但較薄而且似乎是透心染的。

另一個值得注意的地方是:一般台灣或是日本手套的手指填充(包含食指、中指、和無名指)都會做各自獨立的三片毛氈且在靠近手掌的這端削薄,但這咖nokona不僅讓這三指連在一起,而且在掌心這緣竟然完全沒削,大約有0.5公分的厚度,這也難怪nokona的皮已經算滿厚了、受球面卻還是看的到毛毯痕。

拆到這階段以後,我拉了一下掌心皮革和手掌貼合面的皮,其實應該是對的起來的,感覺上大部分的問題、包含小指蕊心、受球面的皮不規則彎曲等等,都是因為受球面這塊皮的洞沒有打到完全合的位置;如果小指那邊的洞往下延伸一些些、掌根那邊的洞提高一些些(大概是從下圖的紅色圈圈到綠色圈圈,部僅可以讓門柱不會被擠到,還可以把掌心的皮革拉平),或許這些問題都不會出現。




就我的眼光看來,其實這些都不是太嚴重的問題,不至於影響使用。不過看著這些高級的物料被拿來做手套,多少都會有高級品的期待,至少手工方面應該可以再細心一些,如果這些細節的修飾都能做到令人無話可說,那麼nokona將會是更令人愛不釋手的手套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zbasebal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